信息系统安全一般应包括计算机单机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三个主要方面。(1)计算机单机安全主要是指在计算机单机环境下,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不受意外或恶意的破坏和损坏,得到物理上的保护。
物理安全:物理安全主要包括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媒体安全等方面。处理秘密信息的系统中心机房应采用有效的技术防范措施,重要的系统还应配备警卫人员进行区域保护。 运行安全:运行安全主要包括备份与恢复、病毒的检测与消除、电磁兼容等。
包含内容如下:环境安全:主要是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在环境的区域保护和灾难保护。要求计算机场地要有防火、防水、防盗措施和设施,有拦截、屏蔽、均压分流、接地防雷等设施、有防静电、防尘设备、温度、湿度和洁净度在一定的控制范围等等。
信息系统安全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计算机单机安全:这一方面主要关注的是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在计算机单机环境下的安全,确保它们不受到意外或恶意行为的破坏和损害,并得到适当的物理保护。
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是指根据信息系统对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程度,将信息系统按照其安全保护需求的高、中、低三个等级进行划分,并对不同等级的信息系统提出相应的安全保护要求。
等级保护是公安部第三研究为响应国务院147号令而牵头制定的信息安全标准和规范,全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级保护截止目前为止分为两个版本,等级保护0和等级保护0,基本内容要求分别参考GB/T 22239-2008和GB/T 22239-2019,由此可见等级保护0是从2008年开始实施的,而等级保护0是从2019年开始实施的。
会根据《GBT 22240-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 级保护定级指南》,阿里云安全保护等级评定为第三级,根据公安部授权的测评机构依据按照《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进行测评,给出“基本符合”的结论。
加密安全U盘功能特点 按照GBT 22239-2008等技术标准的要求,加密安全U盘支持多种高强度加密算法,对U盘加密区中的数据进行强加密保护。密钥算法可按用户需求定制,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芯片级访问控制机制赋予加密安全U盘强大的身份认证能力。
GB/T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涉及数据中心的数据保护。QGDW345-2009,国家电网的数据中心建设标准,强化电力系统的稳定与效率。专业环境与监控:YDT_1821-2008和GBT 2887-2011,规定了机房环境的温湿度控制和监控要求。YD T 1361-2005系列,监控系统的规范,确保运行数据的准确和及时。
1、信息安全主要涉及到信息传输的安全、信息存储的安全以及对网络传输信息内容的审计三方面。为保证信息安全,需要确保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
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应用安全。物理安全是指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在的物理环境的安全,包括设备安全、环境安全、媒体安全等。这要求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在的场所要有防火、防水、防盗、防雷击等安全设施,以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
3、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即需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围很大,其中包括如何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个人信息的泄露等。
4、数据安全:数据是信息的主要载体,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是信息安全的基础。数据安全的机密性是指数据不被非法获取和泄露,完整性是指数据不被篡改或破坏,可用性是指数据可以被合法访问和使用。
5、信息安全包括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企业在获得“大数据时代”信息价值增益的同时,却也在不断的累积风险。首先是黑客窃密与病毒木马的对企业信息安全的入侵;大数据在云系统中进行上传、下载、交换的同时,极易成为黑客与病毒的攻击对象。
安全管理包括提高安全意识,有效保障信息系统安全,以及提高技术水平,增强信息系统的技术防范能力。
环境安全:主要是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在环境的区域保护和灾难保护。要求计算机场地要有防火、防水、防盗措施和设施,有拦截、屏蔽、均压分流、接地防雷等设施、有防静电、防尘设备、温度、湿度和洁净度在一定的控制范围等等。
系统安全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计算机安全策略:要明确组织安全策略,确定安全方针,制定防护措施,提高计算机安全水平,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安全应用:要推广和强化安全、可靠的应用软件,防止各种计算机病毒的活动,以防止意外破坏计算机系统。
**物理安全**:包括安全区域的管理、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环境威胁的防范以及电磁辐射的管理等。 **网络安全**:确保网络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安全,防止网络攻击和非法访问。 **系统安全**:保护操作系统层面的安全,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
安全应用:推广使用安全和可靠的应用软件,加强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措施,防止恶意软件的侵害,确保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安全技术:运用加密技术、防火墙等安全工具和措施,防范对计算机系统的破坏、非法入侵、数据窃取和信息伪造等安全风险。
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涉及两个主要方面:首先是信息系统自身的内部网络安全,其次是信息系统在与外部网络连接时面临的安全问题。这要求对网络进行有效管理,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数据泄露和其他网络安全威胁。